行情> 正文

世界最资讯丨赵匡胤夺下柴荣江山,为何不对柴氏子孙赶尽杀绝?原因其实很简单

2023-05-25 00:47:47 来源:绣虎读历史

赵匡胤夺下柴荣江山,为何不对柴氏子孙赶尽杀绝?原因其实很简单


(资料图)

文/大国鉴史图/来源网络

赵匡胤,宋朝开国皇帝,而且是被誉为最为善良的皇帝,而他的善良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。第一他没有和汉高祖,明太祖两人一样,国家刚刚安定就开始屠杀大臣,而是选择了非常和善的方式,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杯酒释兵权”,第二就是对柴氏后人的厚待,对于皇帝来说,他们是看不惯那些前朝有影响力的人物的,尤其是曾经的皇室成员,会想尽办法的赶尽杀绝。但是赵匡胤并没有这么做,到底是为什么呢?

纵观历朝历代,只有在西周时期,礼乐制度还深入人心的时候,曾经厚待过那些前朝皇室,但是自从春秋战国时期,礼乐崩坏之后,本朝君主总是会或明或暗的对前朝遗臣进行报复。这一天在清朝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,表面上他们打着为明朝报仇的理由入主中原,但是之后他们在遇到了明朝后人之后,全部都处死,并且说他们是冒充的,这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,那么赵匡胤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?

首先是柴荣对赵匡胤是真的不错,在柴荣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,两人就已经是战场上的生死兄弟了,而且两个人都是相辅相成的,如果当初没有柴荣的帮助,赵匡胤不可能掌握了兵权,然后有了之后陈桥兵变的军事实力。而柴荣如果没有赵匡胤,可能后周早就已经被灭了。

在柴荣成为了皇帝之后,后周被北汉所侵犯,柴荣当时忍不下这口气,于是就准备御驾亲征,但是在关键时刻,后周当时的军队统帅竟然被吓跑了,军队在没有了统帅之后,开始人心惶惶。后周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机,赵匡胤却选择站了起来,然后将偷袭敌人,最后获得了胜利,而柴荣也是十分够意思,直接将其封为了殿前都虞候,领严州刺史!

这样的兄弟情义,绝对会是国家的肱股之臣,于是柴荣就直接将幼主托付给了赵匡胤,希望他可以帮助幼主。但是之后赵匡胤却直接选择了自己当皇帝,什么“黄袍加身”不过是为了告诉自己是被逼无奈的而已。然后就心安理得开始掌控朝政。就是为了安定人心,他并没有对柴荣的后代下手。

在古代,当皇帝是一定要讲究一个合理性的,他如果将当时柴荣的后代直接都杀了,那么他就成了篡位。到时候其他的诸侯绝对会盯上他的,以什么讨伐的借口来攻打赵匡胤。在将柴荣后代留下来之后,让当时的幼主柴宗训写了一道禅让书,表示这是他自愿将皇帝给让给自己的,确立了自己的继承合法性之后,自己在朝廷中办事就会顺利很多。那么柴荣的几个儿子最后都怎么样了呢?

柴荣一生中一共生了7个儿子,但是只有4个儿子活了下来,前三个儿子被后汉隐帝刘承祐给杀了,所以并没有什么可说的。最主要的是他之后的4个儿子,赵匡胤去世的时候,下了这样的一道谕令:柴氏子孙有罪,不得加刑,纵犯谋逆,止于狱中赐尽,不得市曹刑戮,亦不得连坐支属。这就给柴氏后人留下了一线生机。

首先是后周幼主柴宗训,他那时候只有12岁,在给赵匡胤让位之后,他就被赵匡胤封为了郑王,他的母亲符太后为周太后,甚至为了保他们的命,赐给了他们丹书铁券,这可是只有开国大臣才有的福利。然后封地是在房州。但是这个柴宗训也是短命鬼,在21岁的时候就突然暴毙,只留下了5个儿子,但是历史记载,柴宗训这一支再也没有后人出现。

然后是五子柴熙让,这个还是比较幸福的,当时赵匡胤将其赐给了潘美,然后改名为潘惟吉,让他好生抚养。潘美抚养的也是尽心尽力,在长大之后甚至还进入了朝廷,被封为了供备库使。但是后来因病去世,儿子潘承裕还是给他们老柴家留下了血脉!

接着是六子柴熙瑾。这个就比较可惜了,据说在不到8岁的时候就夭折了,所以也没有什么后续故事。

最后就是七子柴熙诲,柴熙诲在那时候只有2岁不到,那时候有个名叫卢琰的将其偷偷的领养了下来,而赵匡胤在得知之后也选择了默认,随后改名卢璇。卢璇在之后的发展是这几个兄弟最好的,之后的他入朝为官,被封为了武烈侯,殿前防御使。子孙后代也是十分昌盛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杭州卫浴生产厂家_卫浴生产厂家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  • 资讯
  • 业界
  • 行情